第768章 "旅行团"(二)(1 / 2)

韩警官 卓牧闲 1731 字 1个月前

“以前总说不到北-京不知道官小,不到东广不知道钱少,现在可以加上一句,不到南非不知道我们中国的治安有多好!”

老卢拍拍大腿,由衷地感叹。

作为一个老干警,老袁有足够理由骄傲,愤愤地说:“国内那些说公安吃闲饭的人真应该来南非看看。其它地方不知道,至少在我们思岗,晚上可以逛街,晚上可以大胆地出门,不用担心有人拦路抢劫,更不用担心有人持枪抢劫。”

“这是现在,以前不也挺乱的嘛,所以说严打还是很有必要的。”老卢看问题很客观,对严打一直持支持态度,很怀念当年的公捕、公审、公判大会。

跟他们这些当干部的有时候真聊不到一块去,三句话不离他们的本行。

这次是来玩的,不是来研究南非治安的。

韩总再次转移话题,饶有兴趣地问:“小博,听做洁具的钱老板说南非的钱好赚,是不是真的?”

“相比国内,这边生意是挺好做的。南非许多商品依赖进口,而且南非人没什么危机感,赚多少花多少,敢消费,我们中国人吃苦耐劳,在这边干得都不错,几乎个个是老板,基本上都能赚到钱。”

李晓蕾在使馆的时间比丈夫长,接受使馆领导的熏陶比丈夫多,笑盈盈地来了句:“也不能片面的认为南非人懒惰,每个地方人的价值观不一样,节奏慢,乐观,这是人家的生活方式,可以说是一种简单的快乐。”

“也是啊,累死累活赚那么多钱干嘛。”

韩总身家上千万,绝对有资格发出这样的感慨,不过想了想又不无遗憾地爆出句:“这是年纪大了,如果年轻二十岁,我倒想过来闯闯。”

“爸,您幸好年纪大了,要是年轻二十岁,要是真来南非做生意,会把我们担心死。这边钱是挺好赚的,不过全是在枪口下赚的,在南非的华人谁没被抢过。”

绕来绕去又绕到了治安这个话题!

好不容易组织一次旅游,韩总不想让老伙伴们以为自己舍不得花钱,舍不得带他们去新马泰或欧美国家,再次岔开话题:“晓蕾,你现在是我们的导游,给我们介绍介绍南非。”

“好吧,我先说说行程……”

趁妻子讲解的空档,韩博很自然地抱过儿子,这次小絮絮没挣开,兴致勃勃地玩起警察爸爸煞费苦心为他准备的玩具。

“对了,我们入住的酒店不像国内服务那么好,不会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。前几天我们使馆接待了国内的一个省级商务代表团,也是在希尔顿,他们在酒店宴会厅开恳亲大会,因为要进行一些器材的摆设,需要酒店协调,在与酒店沟通时,服务员先是叫他们等二十分钟,结果,等了两个钟头都没下文。”

“又比如酒店的叫醒服务,我们定在早上的六点钟,可能六点半才听到,甚至可能永远不会有人提醒,不仅是酒店办事效率慢,其他地方也一样。所以我们经常开玩笑说,南非的效率之所以慢可能跟总统的名字没取好有关。”

“跟总统的名字有什么关系?”沙总趴椅背上笑问道。

“前总统叫曼德拉,不就是‘慢的啦’;现任总统姆贝基,不就是‘莫着急’!”

李晓蕾话音刚落,众人顿时哄笑起来。

吕阿姨的退休生活最丰富,儿子移民美国,女儿嫁在澳洲,在国外的时间比国内多,挤过来好奇地问:“晓蕾,南非人对我们中国了不了解,南非人歧不歧视我们中国人?”

这个问题真问对人了,李晓蕾在使馆领事部干过,经常参加使馆组织的活动(主要是帮忙),聊起这些如数家珍。

“对绝大多数南非人来说,遥远的中国总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。对中国的了解,仅仅限于知道风味绝佳的中餐、天下无敌的功夫以及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度。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,一是我们以前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,二是南非过去推行种族隔离制度,加之两国距离遥远,形成相互了解的隔阂,人民之间自然生疏。”

“而且,南非的报纸基本上由白人报业集团控制,它们在中国没记者站,对华报道受西方观点影响,有的报道干脆直接采用西方通讯社的稿件。这种通过‘西洋镜’认识中国的做法,报道的内容自然大多是负面的,不是说中国人权记录不佳,就是编造某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水深火热中。”

“由于建立在不了解和片面的基础上,南非新闻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很少涉及,即使报道也是蜻蜓点水,缺乏深度。对前些年中国出现的非典,南非媒体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西方通讯社的稿件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