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8章 轻重缓急(1 / 2)

韩警官 卓牧闲 2609 字 1个月前

韩博在老单位几位党委成员陪同下故地重游,参观刑警大队、治安大队、经侦大队、法制科等部门。新单位的老前辈冯锦辉、徐爱国也没闲着,早早的赶到7.11案现场,根据去年勘查时拍摄的视频、照片和绘制的平面图重建起凶案现场。

死者的母亲被派出所民警请出去了,偌大的院子就他们和紧随而至的高学平、张莹在忙碌。

时隔几个月公安再次兴师动众调查,门口停好三辆警车,村里人闻讯而至,挤在院子外看热闹,派出所民警老吴不得不请求支援,防控队民警辅警来了十几个,拉起警戒线,疏导交通,维持秩序。

拉卷尺,量尺寸,确认每个标记点的位置与原来无误。

张莹蹲在地上打了半天下手,双腿都蹲酸了,回头看看正在客厅里忙碌的冯锦辉和徐爱国,嘟囔道:“高队,有必要搞这么夸张吗?外面那么多人看着呢,如果这次再破不了案,亲属和村里人会怎么想怎么看?”

本以为放了颗卫星,结果闹出现在这样。

高学平心里也不是滋味儿,收起尺子说:“案子现在归分局管,但嫌犯可以算我们抓获的,发现疑点却不重视,将来出了事谁负责,人命关天,谁又负得起这个责?分局的补充侦查进展很快,我们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说服他们,别急着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。”

想到传说中的冤假错案,张莹不禁脱口而出道:“真是冤枉的?”

“现在还不能下定论,不怕一万就怕万一,我们还是谨慎点好。”

二人正聊着,外面传来一阵吵杂声。

回头一看,隆华分局党委委员朱明东带着顾长浩等负责侦办7.11案的刑警到了,一行六人神情有些复杂,朝起身相迎的高学平二人微微点点头,径直走进去年不止一次来过的被害人家客厅。

“冯大、徐大,您二位是不是有新发现?”尽管觉得冯锦辉二人年纪越大胆子越小,尽管打心眼里认为嫌犯是为逃避法律制裁而负隅顽抗,觉得眼前这一切纯属浪费时间,但人家的资历摆在那里,朱明东还是很客气很谦虚地问候起来。

“来了,先看看这个。”

作为一个警察谁想搞出冤假错案,冯锦辉一夜没睡好,顾不上跟他们客套,指指摆在茶几上的笔记本电脑,张莹很有默契地上前点点鼠标,播放起一段去年现场勘查时拍摄的视频。

“停!”

看了十几秒,冯锦辉果断叫停,指指液晶显示屏上的图片,又转身指指外面墙角下用折叠的卡片标准的位置,淡淡地说:“嫌犯交代从墙头上跳下来前,被客厅里血淋淋的场景吓坏了,手一松,原准备用于砸车报复的半截砖头掉地上了。视频里确实有这半截砖头,而从勘查时拍摄的现场视频和照片看,院子里打扫的干干净净,收拾的整整齐齐,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砖头。”

这又能说明什么?

撒谎的最高境界不是满口瞎话,而是半真半假、有真有假,甚至真的比假的多,真真假假、假假真真,让你真假难辨。

因为这个案子去年做过多少工作,投入过多少警力和财力。排除掉那么多可能只剩下这一种可能,并且掌握了足够证据!

冯锦辉是越想心里越没底,越觉得王学东是无辜的,至少他并没有杀人。

朱明东恰恰相反,从在偏僻的东海农村亲手抓获王学东那一刻起,越看王学东越可疑,王学东越是死不承认越觉得人是他杀的。

“冯大,嫌犯在有没有带砖头这个细节上可能没说谎,但不能因此排除其杀人的嫌疑,完全可能,不,他肯定是在避重就轻!”

朱明东递上支烟,又递给徐爱国一支,帮二人点上才把打火机送到自己嘴边,点上深吸了一口,指着现场分析道:“他爬上墙头,结果发现里面灯火通明,而被害人又没休息,正好就在客厅,甚至借助灯光一眼看见了他,做贼心虚,他吓一大跳,砖头掉地上。

被害人也吓一跳,准备呼救,他想到下午的耻辱,想到被逮着会有什么下场,于是一不做二不休,跳下墙头冲进客厅杀人灭口,杀完人又见财起意,先是翻走被害人的钱包手机,紧接着翻箱倒柜,然后逃之夭夭。”

不愧干过几年刑警,分析得严丝合缝。

冯锦辉不禁回头看了朱明东一眼,弹弹烟灰,若无其事地问:“凶器呢?”

“冯大,这不是现发命案,嫌犯畏罪潜逃那么长时间,跑那么远,他死不开口,扔在什么地方、藏在哪儿,我们怎么可能知道。”

凶器是非常重要的一件证物,虽然凭现有的证据可以定罪量刑,但缺少如此重要的证物这个案子真算不上铁案,何况疑点越来越多。

一直没开口的徐爱国从包里取出一叠照片,翻出三张死者倒在血泊里的特写,抬头道:“朱局,您看看死者的伤,我问过市局法医,法医说凶手手段残忍,对着死者腹部、胸部连刺十九下,其中三个伤口为贯穿伤,用得是这么长的凶器!”

“徐大,你是说没深仇大恨下不去这个手?”

朱明东接过照片看了两眼,又说道:“嫌犯与被害人虽然没深仇大恨,但从嫌犯的性格上分析,案发当日中午发生的事,对他而言堪称奇耻大辱。换作普通人,谁会三更半夜捡半截砖头来报复,他交代的部分犯罪事实已经说明了一切。”

想结案想疯了!

不过话又说回来,凭现有证据完全可以把王学东送上法庭。

徐爱国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眼前这位,指着照片解释道:“朱局,你误会了,我不是强调什么动机,我是说造成这样的伤,连捅十几刀,凶手身上不可能没有血迹。”

“徐大,你是说血衣?”

“凶器可以扔掉,血衣同样可以扔甚至可以烧掉,毁灭证据,让我们无从下手。但是,王学东的情况比较特殊,确切地说他的家庭情况特殊。他父亲因为工伤事故截肢,只能躺在床上,且打工的那个小煤矿老板跑了,直至今日都没获得赔偿。”

朱明东接过话茬,不缓不慢地说:“他母亲精神有点问题,反应比较迟钝,说白了就是有点傻,一直在家种地,而且种得没人家好。家庭非常困难,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户。也正因为如此,王学东平时很节约,不管什么东西都很爱惜。他是你亲自带队从东海抓回来的,进过他租住的民房,见过他的衣服、鞋袜和其它生活日用品,对此,应该比我们更有感触。”

“冯大……”

看着朱明东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,冯锦辉点点头,一脸凝重地确认道:“新三年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,这句现在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的话,用在他乃至他家人身上最合适。他极少添置新衣服,也舍不得扔旧衣服,衣服旧了破了要么当工作服,要么带回家给他父母穿。

我联系过他的女朋友,老徐去过他女朋友去年打过工的新华电子仪表厂,找到当时见过他的几个员工,通过相互验证可以确认他来深正时只有两身衣服,也没有证据显示在深正期间买过其它衣服,而他当时的两套衣服现在全在老家。”

相比去年没在意的那半截砖头,这个情况就比较麻烦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