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节(1 / 2)

满床笏 八月薇妮 2144 字 1个月前

琉璃之所以记得这个张莒,是因为两件事。

第一,他是范垣一度器重的门生。

第二,张莒本算是前途无量,他被贬官,也是因为一件人命官司。

这位张大人把个意图轻薄自己妹妹的登徒子打了个半死,谁知那人身子太虚,回家三天后死了……家里人一怒上告,因有范垣作保,只将他革职,最终贬出了京师。

另还有一件琉璃不知道的事是……就在温家的人启程上京之后不久,张莒收到了京内恩师范垣的密信。

看过信后,张莒埋首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,后想了想,又将书房抽屉最底层的一个卷袋拿了出来,里头,正是琉璃那天所画的三幅图。

张莒把这三幅画连同那封回信一起封缄,叫了一个差人进来:“快马加鞭回京,亲自递到恩师范首辅手上。”

第10章 皇帝

张大人没有将琉璃所画的那三幅画公之于众,自是有一个合理原因的。

而这个原因,也正是琉璃能够“说服”张莒的诀窍所在。

外界的人隐隐听说那天温家的痴儿曾去过府衙,究竟做了什么不得而知。

就算张大人的近身随从,也不明所以。

此事,仿佛也只有天知地知,张莒跟琉璃知道,除此之外,再无旁人。

可温养谦是个聪明人,他明白自己不会无缘无故的从死到生。

小厮也告诉他,那日琉璃拿着张大人的“画像”,逼着他带路到府衙的事。

温纯从小痴愚,就算天大的事儿也不会让她流露出什么异常,平日里若非温姨妈跟养谦哄劝,甚至连房门都绝少迈出一步……只愿意缩在房间里埋头发呆。

试问这般一个痴儿,又怎会绘像,又怎会主动拉着小厮出门?

养谦出狱后询问琉璃,琉璃自又装傻不说。

温养谦无奈,亲找到张大人,先谢过大人明察秋毫,又问琉璃到访之事。

张莒倒也没瞒他,只说道:“世人都说令妹痴愚,叫我看来,令妹却是冰雪聪明。若不是她亲自来找本官,本官只怕要铸成大错,冤杀了你了。”

养谦心中狐疑,却不敢多说,因为他预感到这其中一定有个令自己吃惊的内情。

张大人又道:“本官也理解你为何不把实情告诉本官,毕竟此事……关乎令妹的名节。”

养谦听到他提“不把实情告诉”,心怦怦乱跳,以为张莒知道了那日酒楼的真相。但听到“令妹名节”,却又几乎跳起来。

他不敢出口问,只是脸色铁青地看着张莒。

张莒见他表情难看,却误会了,起身走到书桌边把那三张画拿了出来:“这是令妹当日给我所绘。”

养谦接过来,低头看时,浑身的血几乎都冰住了,身子也微微发抖。

他先是猛然站起身,死死地捏着纸,牙关紧咬嘴唇抿紧,像是要立刻质问张莒……但却又生生地咽下一口唾沫:“这……是纯儿给大人画的?”

“嗯,当日我亲眼见她所画,”张莒点头,见青年脸色愈发不好,显然情绪激动,便安抚道:“你放心,此事我绝不会公之于众。”

养谦眼中酸涩难当,矗立半晌,又呆呆坐了回去。

他手中的三幅图,第一幅,是一个满面横肉的胖子,正张牙舞爪,向着一个小女孩扑过去。

第二幅,却是那女孩子被另一个青年抱住,女孩儿正在洒泪,那青年满面怒容。

第三幅,是那满面横肉的胖子死在地上。

养谦跟张莒都不是蠢人,其实这三幅画一目了然,虽然毫无任何笔法可言,就像是孩童信笔涂鸦,但却栩栩如生,令人一见便能感受到那画上的情绪。

死者朱公子体型微胖,嘴角上有一颗痣。这画上的横肉恶霸也是同样。

而那青年公子剑眉斜挑的样子,却像极了温养谦。

至于那小女孩子是谁,自然不消说了。

三幅画连贯起来,剧情也十分明显:朱公子意图对温纯不轨,温养谦知道此事十分愤怒,温养谦借故杀死了朱公子。

张莒道:“我已查过,的确这姓朱的曾往贵府走动。你为妹报仇手刃这禽兽,实乃义勇。又因捍卫她的名节而不肯吐露实情宁肯赴死,正是孝悌友爱之举,本官觉着这非但无罪,反该值得嘉奖。”

养谦表面呆呆怔怔,心中惊涛骇浪。

朱公子虽曾去过温府,只不过是为了找他,并没有跟温纯照过面,这点儿养谦是确信的。

所以说这画上的事,并不是真的。

但妹妹竟“无中生有”地画了这一段,更让张莒立刻信以为真,且扭转了这整个案子,实在是有些……匪夷所思,惊世骇俗。

养谦不明白妹妹为何要“兵行险着”,毕竟不是每个当官的都跟张莒一样,会因为这一段隐衷而冒险改判。

何况也没有人能证明这一段,张莒为什么深信不疑?

——养谦不明白,琉璃却明白。

正因为琉璃已经揣测到张大人看过那几幅画的反应,所以才选择了这种方式。

张大人从一个前途无量的京官被贬到外地,就是因为同样的情节。

因为自己的妹子被调戏,张莒怒打那泼皮,那人突然身死,张大人也差点儿给查办。

因为此事,张大人的心里本就窝着一股火,他不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