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节(1 / 2)

回到七零年代 缓归矣 2335 字 1个月前

许清嘉心道,土豪啊,这位置是二环还是三环来着?

“可算是来了。”人未至声先到,江平业循声从屋子里出来,身旁还跟着一柳眉杏眼的温婉女子,看起来三十出头,和江一白有点像。

何云溪笑盈盈看过来,只见孩子不见母亲,不禁一愣,念及江平业和她说的情况,便没有多问,只亲切地一手拉着一个孩子。

许清嘉姐弟特别会长,集父母优点于一身,白皮肤,大眼睛,高鼻梁,唇红齿又白,又因为年纪小,看起来格外精致乖巧。

何云溪本来就是个喜欢孩子的,尤其这还是恩人家的孩子,真是越看越喜欢,塞糖递水果,恨不得抱起来揉一揉才好。

倒是许向华主动解释,秦慧如母亲身体不舒服,脱不开身。

何云溪忙问秦母情况,得知无大碍,便道:“照顾长辈要紧。”

寒暄两句,江平业邀许向华去书房,何云溪便道:“我带孩子们到处看看。”这宅子后面还有个花园,适合孩子们玩耍。

这座四合院是她祖上传下来的,何家是有名的大资本家,战争期间把倾尽家产资助我党,在最高领导人那都是挂了号的。还有不少子弟投身军中牺牲在战场上,她这一支只剩下她一个。

因为这些功绩和牺牲,这几十年再怎么闹,也没波及到她身上。

后来公公被打成了反动派,江家遭了难。那些人也不敢批。斗她,只是逼她和江平业离婚划清界限,她不肯。她在,那些人怎么也得看在何家先祖的面上对江平业稍微留点情。

不想争执推搡间,两个月的身孕就这么没了。最后是江平业求着她离了婚,为了江一白。

离婚后,她就带着儿子搬进了这里。这几年不是没人想收缴这座宅子,幸好还有人记着何家的功劳,加上韩老从中转圜,总算是保住了何家最后这点产业。

许向华揉揉许清嘉头顶:“你和阳阳跟着阿姨玩,要听阿姨的话。”

许清嘉乖巧点头。

许家阳跟着点小脑袋。

江平业却是含笑道:“当在自己家,随便玩,想吃什么跟你们阿姨说。”

“在这儿就跟自己家似的,千万别客气。”何云溪也笑着道,没忍住揉了揉许家阳的小脑袋。江一白小时候也这么乖萌乖萌的,可现在一摸脑袋就跳脚,说什么男人头不能随便摸,令何云溪深以为憾。

许家阳瞪大了眼睛看着何云溪,忽然红了脸,害羞地往许清嘉背后躲。

逗得一群人都笑了起来。

笑罢,江平业和许向华去了书房。

何云溪则领着两个孩子去花园,许清嘉才知道后面别有洞天,居然是座三进的四合院,厉害了!

她想起当年听到的一个段子,八十年代一个人把首都的四合院卖了三十万,然后去国外发展,三十年后带着一百万英镑衣锦还乡,却发现当初卖掉的四合院挂牌价八千万,当场傻眼。

虽然只是个段子,但是很好的说明了四合院的价值,三十四年后,这种四合院,动辄千万甚至上亿。

譬如这座,地段好,面积大,保存完整,估摸着就是以亿来计算那种。

许清嘉心念急转,再过两年大规模平反,政府就会把一些四合院还给个人,他们能不能捡个漏?如是一想,许清嘉顿时激动了,在心里用力记上一笔,赚钱买四合院。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不小心实现了呢!

“阿姨,你家房子好大哦!”许家阳眨了眨眼,认真道。

何云溪弯下腰摸了摸他红扑扑的脸颊:“你喜不喜欢啊?”

许家阳快速点点头,捉迷藏肯定很好玩。

“那你留在这里陪阿姨好不好?”何云溪故意逗他。

“不好!”许家阳毫不犹豫的摇头:“我要陪爸爸妈妈和姐姐。”

何云溪忍俊不禁,稀罕的又揉了一把脑袋。

书房里,江平业没忍住先八卦了下许向华和秦慧如的情况,得知他们即将复婚并返回崇县之后,先是恭喜一声,随后道:“有没有考虑过来北京发展?”安排一个工作,他现在还是能办到的。

许向华静默下来,片刻后才郑重开口:“你的好意我心领了。”

江平业似乎并不意外他拒绝了这个在外人看来无比诱人的机会。

许向华笑了笑:“京城居,大不易。我自己有几斤几两重还是知道的,来了之后就得夹紧尾巴做人。”

若是秦家父母坚决不放秦慧如离开,他可能会接受江平业的帮助来北京。不过现在秦慧如能跟着他回去,来北京便不再迫切。

来了容易,扎根却不易。

在北京,他人生地不熟又没资本,得靠岳家,靠江平业,他不喜欢这种仰人鼻息的感觉。

没有门路,他就只能规规矩矩上班挣那点工资,想捞点快钱都不容易,怎么养老婆孩子?

还有老娘和许家康怎么办?

京城当然是个好地方,这几天的所见所闻足可证明,他也想给家人最好的生活环境,不过现在的他还没这能力。

借着别人的力量一步登天,到底根基不稳,指不定哪天就被打回原形了。饭得一口一口的吃,路得一步一步的走。

“我先在崇县那一亩三分地上折腾折腾,等我翅膀硬了再飞出来。”许向华笑:“到时候可能还得让你搭把手。”

江平业大笑,捶了捶他的肩膀:“说什么见外话。”他抽了一口烟,笑容微微收敛:“老许啊,现在形势是越来越好了,早晚有让你显能耐的时候。”

这么个通透人,在一个小地方当司机屈才了。这种情况在全国都不少见,人才被埋没的太严重,一个又一个的框框架架把人给固定死了。

人才就像是种子,需要土壤才能长成参天大树,可现在的局势是连发芽的土壤都不给。然后他们还在那声嘶力竭地喊,发展停滞,需要人才。要是手里有把枪,真想把这群人全突突了。

幸好还有明白人,眼下上头正在为取消推荐上大学这种制度转而恢复高考的事,争得耳红脖子粗,就是为了培养选拔人才。

一旦高考这个口子开了,会产生一连串可喜的连锁反应。

许向华不由起了兴致,江平业知道他嘴巴严,便挑着能说的一些消息告诉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