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1节(1 / 2)

回到七零年代 缓归矣 2862 字 1个月前

☆、第293章 第二百九十三章

阳春三月, 万物皆生,一阵又一阵的春雨过后, 冻了一个冬天的的土地里钻出绿油油的小草,春风一吹,节节蹿高。

许清嘉和许向华站在杂草丛生的荒野上,入眼都是郁郁葱葱的野草乱花, 今天父女俩带着人来燕郊看地。

和当地政府人员道别之后,父女俩上了车。

许向华笑,“便宜倒是真便宜。”

许清嘉也笑, “没人看得上,可不就便宜了。”现如今环京区域还没进入大众视野之中,处于‘没人看得上, 给谁都不要’的尴尬境况。为了发展,很多土地都是被当地政府以‘摊派’的方式出让给开发商。出让价格十分低廉,在政策上还有优待。

许向华干脆道,“那就要了, 弄个马术俱乐部, 南南他们以后骑马更方便。”

宝贝外孙们的五周岁生日马上就要到了,他给他们定了三匹阿拉伯种小马驹作为生日礼物, 原是想寄放在他们上课的那家马场里。

没想, 这时候许清嘉看中了燕郊一块八00亩的地,她看好燕郊未来的发展, 想趁着现在地价低囤几块地。

以燕郊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, 眼下开发的性价比的确不高。不过放个十年再来看, 却不好说,这座城市的发展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。就说朝阳路那边,以前就是块破破烂烂的荒地,这才几年的功夫,已经成为新的商业中心。

燕郊这一块以后能腾飞也说不准,以目前的价格来说倒也值得投资。按照《土地法》的规定,拿地超过两年不动工开发,政府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,建成马场是一个成本较低的开发方案。

许清嘉笑眯眯道,“以后爸你和你那些马友们有个交流的地方。”她爸也是马术爱好者,带着一群朋友都玩起了马,还三五不时的聚个会交流下马经。因为他们这一群人,这几年京城商圈里玩马的越来越多,外面的人想进入这个圈子,自然而然会学,上有所好,下必仿之。

“四十分钟的车程,倒也不算远。”许向华笑。

许清嘉,“这距离就跟郊外踏青似的,愿意来的人还是有的。”俱乐部办起来,未必是个亏本买卖。

许向华点点头,“这事你来办吧。”

许清嘉应了一声好。

恰在此时,许清嘉的手机响了起来,是许家磊的报喜电话,宁燕妮生了,下午3.45分,生了个六斤九两的大胖小子。

隔着手机,许清嘉道了喜,“我和你姐夫后天下午过来看燕妮,方不方便?”明天就是周末,但是周六约了个客户吃饭谈事情。

挂了电话,许清嘉对许向华笑,“小磊声音都飘起来了。”

“当爸爸了能不高兴吗。”过来人许向华微微一笑,当年女儿和儿子出生时的画面,现在还记着呢。

周六,不用加班的韩东青送三胞胎去上马术课。下午还有一节音乐课,三个小家伙在接触了各种乐器后,南南和他小哥哥元宝一样,选择了架子鼓;西西选择了小提琴,觉得她小姑姑拉小提琴的样子美美哒;北北选的是钢琴,许清嘉窃以为儿子是受自己影响。

有时候许清嘉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残忍了些,六岁的小娃娃,一周要学半天马术,两节美术课,两节音乐课,但是看看周围同龄小朋友都是如此。

许清嘉只能忍着心疼给自己灌鸡汤——放学后的时间决定孩子将来的高度。

她和韩东青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较高的起点,但是终点的高度,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。

第二天一家人前去医院探望宁燕妮母子俩,西西还拿了一幅自己画的画送给初次见面的小弟弟,她画了个拿着气球的大头小娃娃,指着这个娃娃对对宁燕妮道,“五舅妈,这是弟弟。”小弟弟睡着了,她只能对着弟弟的妈妈炫耀。

“哦,西西画的真好。”宁燕妮柔声道,升级做了妈,看每一个孩子都觉得像小天使,心境和之前大不相同。

一旁的许文诗拿过来看了看,她周五当天就来过医院了,周末没事就再过来看看。她妈走得早,弟媳妇生产,她觉得她这个大姑子的得勤快点。

许文诗也夸了一句,“西西画的比你佩佩姐姐还好。”转脸看着佩佩,“你看看西西还比你小一岁呢,你画的还不如妹妹好。”

趴在小床边兴致勃勃看小宝宝的佩佩闻言,抓了抓栏杆,没吭声。

许清嘉忙道,“佩佩才上了一年画画课,西西都学三年了,这不是挺正常的。”

许家磊附和了一声,无奈的看许文诗一眼,他姐这人就是好强,爱跟人比,别人家学什么佩佩也得学,还得学得更好。

许家磊都心疼外甥女,七岁的小姑娘有七门兴趣课,周一钢琴,周二画画,周三芭蕾舞,周四英语,周五书法,周六上午围棋,周六下午珠算课,只有周末能休息,没事还得背唐诗宋词。

佩佩学的精疲力尽,他姐这个陪读的也不轻松。

许家磊觉得他姐走火入魔了,每次劝她,她振振有词,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现在社会竞争那么激烈,多学一门本事,就多一分优势。

许文诗这才笑了笑,“我看她心思不在上课上,也不知道三年后能不能画成这个样子。”

“既然佩佩不喜欢这门课就退了。”许家磊顺势道。

“那怎么行,画画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还能提高情商,”许文诗瞥一眼许家磊,“你是现在帆帆还小不懂这些 ,等帆帆上幼儿园,你就懂了。”

许家磊的儿子大名许一帆,寓意一帆风顺,也是随了许家康那边的许一鸣,许一诺。

许家磊没好气,“我才不会像你似的,填鸭式的教孩子。”

许文诗不高兴地瞪他,“什么叫填鸭式,我这都是为了她好。”找许清嘉做同盟,“我们还不都是为了他们好,你说是不是?”在她看来,许清嘉给三胞胎报了那么多兴趣班,跟她是一国。

许清嘉干笑了下,她赞同孩子得从小就培养兴趣特长,但是许文诗这个也太多了,关键还是佩佩不喜欢的居多。

“当然是为了他们好,”许清嘉话锋一转,“可是佩佩的课好像稍微是多了点,她小孩家家一个,学的太多消化起来也不容易。”

许文诗不赞同,“小孩子学习能力强,不趁着现在学,长大了更学不进去。”

许清嘉觉得没法跟她交流了,这是教育理念上的差异。

她觉得没法交流,许文诗倒是正好有一件事要和许清嘉交流交流,“南南他们上哪个小学,你决定好了吗?”

九月份,佩佩他们四个就要上小学了,五月份就要开始报名。她现在住的小区配套的小学还不错,能排上前十,原本她是打算让佩佩读这个小学的,走走路十分钟就到了。但是楼上的邻居为了让她三岁的女儿以后能上更好的景山小学,卖掉了一家商铺在景山买了一套房,许文诗就开始犹豫,遂想问问许清嘉。

“还没定好。”许清嘉想起这个也愁。

许文诗追问,“那大概范围总有吧。”

许清嘉回道,“我们看中了两所,第一所是二小。”老牌重点小学,虽然离家有点远,但是在可以克服的范围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