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(1 / 2)

皇陵守墓日常 兰拓 4733 字 1个月前

“这帮小兔崽子们!毛还没长齐呢,就想出去飞了?”得知大多数“落榜”学子都选择了先从底层公务员做起,杨邺欣慰之余,忍不住笑骂道。

“老师,这说明咱们学院的学子都是心系天下的赤子之心啊,现如今各城管理混乱,受苦的还不是那些黎民百姓?师兄师弟们肯为我分忧,放弃学业,从底层官吏做起,这份恩情,小夏定不辜负!”夏小桥因为之前总是从南书院挖人,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,于是便请老熟人杨鲲牵线,拜了杨邺为师。

杨邺也一直非常欣赏夏小桥的为人,这个时代的名士大儒,对于弟子的品德甚至看的比学业更重,因此,即便夏小桥那一手猫抓似得毛笔字让杨邺有些牙疼,这位山长大人,还是很痛快地收了夏小桥为关门弟子。

“阿爹,为什么让夏师弟做您的关门弟子啊?”杨鲲十分不解,按理说,自家阿爹正是收弟子的年龄,南书院山长、当世大儒的名头,天下间有多少名门子弟趋之若鹜?就这样宣布收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关门弟子,真的合适吗?

“呵呵,鲲儿,你觉得和那些中原的豪强世家相比,你夏师弟的胜算如何?”

“胜在民意!得民心者,得天下!”杨鲲十分肯定地说道。

“是啊,那你说,要是你爹我再收些弟子,往后你夏师弟得了这天下,坐上那个位置,那他下面的这些师弟们,他是照顾呢还是不照顾呢?”

“唉!你爹现如今也算是当世大儒了,收的弟子无外乎都是那些旧族高门的清贵子弟,可是,你发现没有?你夏师弟,如今最怕用的,恰恰是那些旧族高门出来的人,我想了想,觉得你夏师弟做得对!那些人,乱世之中尚且搅风搅雨呢,要真被他们再次把持了新朝,难道数百年后,还要让那些后来的百姓,继续遭受这无妄之灾吗?”

“上位者,忌忘恩负义,更忌掣肘太多!与这天下安危、百姓安乐相比,你爹少收几个弟子又算什么呢?你们几个,往后收徒的时候也要牢记,世家子弟,可以要,但是,不能让他们觉得,我们这些人非世家子弟不要!”

“你爹老啦,往后就在这学院里,教一教那些小东西们识文断字罢!外面的那些风风雨雨,就让你们这些年轻人去扛着吧。你和几位师兄,可要好好襄助你们夏师弟,他做的那些事,一旦成了,便是万世之功!将来,是要被浓墨重彩地记载到史册中的,你们好好襄助于他,说不得,未来也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,这可是万世不灭的荣耀!”杨邺叹息道。

“爹,可是,我们也是世家子弟啊……”杨鲲顿时苦了脸。他爹是当世大儒没错,可杨家也是北地名门啊,她娘赵氏,更是鼎鼎大名的太原赵氏,这两家,可都算得上是当世有名的名门望族来着,他爹这么干,家里知道吗?

“所以才要你们兄弟几个好好襄助你夏师弟啊!”杨邺狠狠瞪了次子一眼,“否则的话,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新皇身边围绕的都是那些寒族?那些人中,固然有贫贱不能移的坚韧之辈,可也有一朝得势便招摇的无耻之徒!让你们襄助新皇,就是要你们不管怎样,都要让新皇知道礼仪道德四个字怎么写!不能乱了纲常!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,快回去收拾行李,明日我便命人将你送到你大兄那里,先跟着你大兄学学如何治理郡县!”

第148章 成人礼2

人员到位之后,接下来就是夏小桥一直暗暗筹备的、重新划分各个郡县辖区范围这件大事了。

当年北越立国的时候,因为皇陵选在此处,不适宜大量人口聚居,因此,整个西南边陲,除了几个人口密集的边陲重镇之外,大部分地方都是荒无人烟的,这就造成了整个西南片区的人口分布,呈现出一个个独立的“点”的形状,大的城池因为有驻军,人口能达到五六万,小的城池甚至只有一两万,这些大大小小的城池,就像一个一个圆点一样分布在西南边陲各地,相互之间并没有多少来往。

而现在,夏小桥既然想把这里打造成他们的第一个大型根据地,就必然要用官道将这些人口聚集地连接起来,而且,为了打破地方发展的不均衡,尽可能地利用好各地的土地资源,一些人口过于密集的郡县,必须面临拆分!

“要拆就必须彻底拆开!现在黏糊糊的不肯下狠手,往后咱们出去了,这里丢下一堆烂摊子,还是麻烦!”夏小桥杀气腾腾地捏着新画好的西南片区辖区划分图,对陈家望和几个赶回来开会的代城主,外加杨邺父子三人郑重说道。

“趁着现在咱们的军队还在各城驻守,那些当地的旧族也不敢对咱们的新政指手画脚,该做的事情就要趁机做了,把这件事情给定死了。否则等军队撤出,那些人自以为在当地根深叶茂,还不知道要出什么幺蛾子呢!”

“师弟说得对,近日我在赤水城也感觉到了,那些在我手里吃了亏的旧族又纷纷缩回去蛰伏了起来,大概是想着等军队撤出去了,他们再徐徐图之,哼!倒是打的好算盘!打量我跟他们都是旧族,总会照顾些情面呢。”杨鲴冷笑道。

杨邺没有说话,不过,看他那表情,貌似对夏小桥这个提议也是同意的。有杨邺在,其他城主就算有些疑问,也不敢当场提出来了,生怕在这位桃李满天下的大儒面前丢人。

要知道,杨邺的毒舌可是非常厉害的,被他那张乌鸦嘴评定过的人物,不是大红大紫走上人生巅峰,就是过得非常凄惨,众人虽然想得到大师的评定,但也深怕自己被大师一张毒舌给打入深渊……万一再流传出去,那可是一辈子都洗不掉的污点啦!

于是,在夏小桥的一力推动下,整个西南边陲的大小城池,大的,诸如赤水城和陵城、青城这样的,依旧是作为郡府,不过,城内人口,却被划分到郡府周边新划出来的几个县城去了,为了降低底层阻力,吸引那些城内百姓迁居县城,夏小桥特别提出,愿意主动搬迁的,在搬迁地额外奖励每户人家每个人一亩地,这可不是租赁的土地,是白送给这些搬迁出去的居民的,连刚出生的婴儿都算在内!也就是说,一户人家要是有七口人的话,搬出去,就白白得了七亩地,折算成市场价也有将近一百两银子呢。

“师弟,别忘了将那些聚居在一起的旧族也顺便拆开,本家自然可以依旧住在一起,那些依附本家的旁支,完全可以拆出去嘛,也省得人多了,事情就乱了……”杨鲴看了看左右,果断出了个损招。夏小桥赞赏地偷偷给自家师兄点了个赞。

而对于下面的县城,夏小桥更是根据土地面积,将原先挤在一起的县城彻底划开,比如刚拿下来的寿城,原先只有一个郡府外加周边的三个县城,重新划分区域后,变成了一个郡府外加九个县城,将那些荒无人烟的地方也单独设县。

“多了这许多新县城,官员倒是足够了,可人口?”终于,新任寿城郡守郑鸾忍不住开口问道,郑鸾的老师,是南学院大儒王文诲,王文诲是山长杨邺的师弟,因此,算起来也是夏小桥的同门师兄了,因此并不忌讳什么,有话就说。

“屯兵!允许家属随军!愿意随军的,按照家庭人口,每人可分两亩地,有功军士,按照战功再给予百亩到十亩土地的奖赏,算是对这些有功军士的福利。”

“可是,军士们也要随时准备出征的,家里那么多土地,没有人耕种,如何交税呢?”

“诸位放心,人,很快就有了。”夏小桥笑眯眯地卖了个关子。

很快,众人就知道,那些新增加的县城,人口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了……

樊僵尸一路带队北上,除了收复失地、剿匪之外,顺便也解救了一大批被豪强土匪奴役的黎民百姓,这些人多年被盘剥奴役,别说土地了,连房子都早已经不是他们自己的了,一听说跟着樊练的军队南下,不但可以分到土地,还能有饭吃,这些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纷纷卷着铺盖、拖儿带女地一路跟了回来。

“怎么不让他们就地安置呢?”陈家望疑惑道。

“那里,很快就会变成战区了……”夏小桥叹息道。

他们扩张的太快,樊僵尸的铁甲军威慑力十足,那些北地豪强,已经注意到他们了。就算对樊僵尸有足够的信心,夏小桥也不想拿这些无辜百姓来冒险,因此,将他们迁移出战区,挪到大后方的根据地来,既是保护他们,也是替他们找到一条新的活路,还能解决他们的军粮供给,简直是一举数得。

陈家望了然,他倒是没想到这一点,按照从前那些豪强的行事作风,越是靠近地域边界,越是不能空着,反而要挪些百姓过去,战时也好随时就地补充兵源,像夏小桥这样,快打仗了,反而将备用兵源撤回来保护的,他还是第一次见到,不过,正是因为这份对黎民百姓的爱护,才让他叹服追随不是吗?

夏小桥倒是没想到他这一举动又在僚属中刷了一次好感度。樊僵尸传信过来,说是后面跟了足有四五万的流民,粮食眼看着就不够了,急需沿途补充军粮,夏小桥无暇他顾,急忙和陈家望商定了沿途郡县可以分配多少流民,这些流民又需要配备多少救济粮,办户籍分田地的新政要如何重新调整,和之前本地居民的分田政策又要做何区别……一时间忙的晕头转向,几乎连饭都没时间吃。

姜元祯看着心疼,然而这条路是小桥自己选的,他知道夏小桥的性格,既然将这件事情放在了心上,不做到最好是不肯罢休的。因此也只能命人做了些滋补的汤羹每日照三餐投喂。

还没等第一批流民抵达境内,一眨眼,就到了夏小桥在这个世界长大成人的重要日子了。这里和夏小桥他们那个时空的古代差不多,不过,成年礼的时间提早了两年,大概是因为人均寿命不长的缘故,男子满18岁时就可以行冠礼,即加冠,表示“这个娃娃终于熬过了容易早夭的年龄、长大成人啦”,行冠礼,就标志着男子可以娶妻了。

得知他们家城主大人竟然这个时候才十八岁,众人都惊呆了!还是崔氏一直记得夏小桥的生辰,这也是北越灭国后,当初他们留守皇陵时,偶然在一堆被丢弃的户籍册子里发现的,崔氏一直给记着,这个时空的人对于一个人的生辰八字还是非常重视的,不管是成人礼还是娶妻甚至老死,生辰八字都是很重要的,总不能人都没了,墓碑上连生卒年都写不清楚吧?没有生辰八字,连说亲都要被讲究点的人家挑剔呢!

因此,在夏小桥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,崔氏已经和黄总管一起张罗着替他办一场盛大的成人礼了。

现如今夏小桥可再不是当初那个在皇陵里差点饿死的前朝罪奴了,不管是南书院众师生还是崔氏等亲随,对于他能夺得天下都抱着极大的信心,简直快变成脑残死忠粉了。

身为整个西南片区现在实际上的掌权人,夏小桥如今坐拥十二城数十万黎民百姓,外加一个南方顶级学府南书院,还有盛产铁矿的赤水城,已经算得上是称霸一方的豪强了。这样一个实权派人物的成人礼,想当然的,必须要大办!

听说自家关门弟子竟然还没成人,杨邺也是愣住了,随即一脸的牙疼:人家还没成年呢,就把自己三个儿子给比到了尘埃里,这要是再用心培养个十年,一代明君可就指日可待了!

坦白说,收这么一个弟子,可比人家收一百个一千个弟子骄傲多了!

因此,杨邺也主张要大办成人礼,同时,对于“夏小桥”这个非常随意的名字,作为人家老师的杨邺也表示了不满:从前怎样我不管,既然做了老夫的关门弟子,将来或许还会登顶帝位,“小桥”这么个乳名就不能再随便乱叫了,不说“号”吧,“名”和“字”必须得正经起一个了。

崔氏闻言也是一脸感激,她最担心的就是夏小桥没有一个正经的长辈,往后说亲成亲什么的都要吃点亏,现在好了,自古以来,师父师父,没有父亲,正经的老师可是和亲爹一样的,更何况,杨邺出身旧族杨氏,本身也是当世大儒,更是鼎鼎大名的南书院山长,再没有比他更适合替夏小桥主持成人礼的长辈了!

夏小桥不比一般的弟子,杨邺深知,以夏小桥如今的实力,即便挥师北上还需要一些机缘,可是,在这西南边陲,可以说是妥妥的土皇帝级别了,给他取“名”和“字”,需要考虑的就多了。

为了表示慎重,杨邺沐浴更衣,整整在书房里想了两天,这才定下了自己替夏小桥选定的“名”和“字”。

这一日,恰好是十二城郡守回青城议事的时候,陈家望提前与众人约好要参加夏小桥的成人礼,众郡守也携带了家眷和一众僚属前来捧场,整个青城张灯结彩,简直比过年还热闹,青城那些受了夏小桥好处的店家,更是借着这个机会联手在城内城外办起了庙会,引得四里八乡的都跑过来看热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