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9章 反击(2 / 2)

帝国风云 闪烁 1799 字 27天前

这样一来,攻势防空就显得很有意义了。

要知道,在防空作战的时候,拦截敌机的距离越远,拦截效果就越好,舰队受到的威胁就越低。

实战早就证明,单独进入的轰炸机与攻击机,很难对战舰构成威胁。

要知道,中国海军的防空巡洋舰,能同时拦截某个方向上来袭的两批机群,在近距离防空中则能同时拦截四架敌机,而且击落概率不会低于百分之八十,得到防空战斗机协助,拦截效率还能提高不少。

后起飞的二十架“海鹰”就是护航战斗机。

只是,顾祝同给这批战斗机的领队飞行员下了一道命令,即在飞往美军舰队途中与美军机群遭遇的话,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参与拦截作战,即首先攻击美军的轰炸机与攻击机,然后才是为友机护航。

虽然顾祝同有理由相信,在全力以赴的发起第二波攻击的情况下,美军舰队不会剩下多少防空战斗机,但是他更加相信,保住自己的实力,才是击败美军的关键,因为西南太平洋舰队还能再发动一次攻击。

因为在第一波攻击中,美军机群的损失极为惨重,当时统计到的数据,至少有七十架美军战机被击落,还有近二十架被击伤,所以美军舰队在发动第二波攻击之后,肯定没有能力发动第三波攻击。

即便有第三波攻击,规模也不会大到哪里去,而且肯定是几个小时之后的事情了。

在此期间,西南太平洋舰队有足够的时间加强舰队防空。

显然,只要顶住了美军的第二波攻击,胜利就肯定属于西南太平洋舰队。

战斗机全部起飞后,轮到俯冲轰炸机。

当时,五艘航母上乱成一团,主要就是并非所有战机都已在飞行甲板上待命,还有很多战机在机库里面做起飞准备。

这下,问题就出来了。

“秦始皇”级是标准的直通甲板航母,两座升降机位于舰首与舰尾。正常情况下,舰尾的升降机负责把战机送上飞行甲板,舰首的升降机则负责把战机送进机库。关键是,这两部升降机都在飞行甲板的中线上。也就是说,在战机起降的时候,升降机不能工作,或者是在升降机工作的时候,战机不能起降。

当时,航母上的勤务人员只能安排战机在后部升降机前方起飞。

为此,就得想方设法的降低战机,特别是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的起飞重量,因为在正常情况下,这两种战机都应该在后部升降机后方起飞,才有足够的滑行距离,也才能在离开飞行甲板上达到升空速度。

当时,连飞行员都放弃了求生包与自卫武器。

为了减轻起飞重量,勤务人员甚至把自卫武器的弹药都取了下来,把一切多余的装备都拆了下来。

显然,这增大了勤务人员的工作量。

直到八点过十分,第一架俯冲轰炸机才从“秦始皇”号上起飞。

当时,场面非常惊险,战机飞离飞行甲板之后,并没开始爬升,而是下降了好几米,在几乎快要撞到海面上的时候才升了起来。

第一架俯冲轰炸机顺利升空后,后面的战机就好办了。

用了十分钟,俯冲轰炸机才全部升空。

轮到鱼雷攻击机升空的时候,就不能这么办了。道理很简单,不管怎么减重,鱼雷攻击机都不可能在后部升降机前方起飞,必须在后部升降机后方。航母的飞行甲板上一般会有三条横线,分别是三种舰载机的起始滑跑线,只有在这条线的后方开始滑行,战机才能安全升空,而代表鱼雷攻击机的那条黄线在后部升降机后面十二米处,即便减重,也就最多减少几米的滑行距离。

这样一来,就得把所有鱼雷攻击机都送上飞行甲板,才能让其依次升空。

结果就是,第一架鱼雷攻击机在八点半才离开了“秦始皇”号航母。

从接到侦察机的报告到最后一架鱼雷攻击机升空,前后花了一个小时,只是美军的攻击机群并没在这个时候到来。

显然,顾祝同的作战部署,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
八点半左右,率先出发的四十架“海鹰”就在舰队西北方向大约两百公里处,遭遇了美军机群。

在此之前,已有一艘担任防空警戒任务的轻巡洋舰以全速向西北方向航行。

当时,这艘轻巡洋舰就在防空战斗机后方大约五十公里处,而其提供的信息,为防空战斗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。

对美军机群来说,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