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京华风云(1 / 2)

大唐孽子 南山堂 12509 字 25天前

李宽的第二把火才刚刚点起来,大家都以为这段时间的重点就是大唐邮局的组建了。

结果没有想到李宽一转眼就在朝堂之中抛出了一个改道为省,将原本很虚的“道”的统治结构,转为掌握实权的“省”。

虽然李宽只是在朝会上抛出了这么一个提议,真正的实施肯定没有那么快。

甚至可以肯定,这个提议在今年内都不会落地。

但是这个事情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“夫君,现在突然之间抛出这么一个提议出来,是不是太过草率了一点?”

武媚娘一直都是很关注朝政大事的。

改“道”为“省”的事情冒出来之后,她忍了一天,还是没有忍住,问了李宽。

以往的时候,李宽不管是抛出什么大方案出来,往往都是有迹象可言的。

很多时候也都是会找人商量一下。

不过这一次的事情却是有点突然。

固然,这可能是因为只是一个讨论方案,没有那么快落实,也不一定就会落实,所以比较轻易的抛出来了。

但是涉及到朝廷统治体系的改革,特别还是李世民刚刚南巡没多久的时候就抛出来这样的改革,还是非常敏感的。

难怪武媚娘要忍不住跟李宽聊一聊。

“大唐现在地域辽阔,各个道只是名义上属於各州的上级机构,实际上并没有行使相应的权利。

按照现在的这个体制,他们也没有办法行使什么权利。

这就相当於朝廷直接在管辖全国各个州府。

可是整个大唐有那么多的州府,朝廷要全部管理过来,是不大现实的。

说句不好听的,朝中大臣能够全部记清楚每个州府的刺史的人员,估计都没有几个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怎么可能将各个州的情况给管理起来呢?

道的设立,本身的目的是好的,但是没有达到最初的设想。

既然如此,那我们就干脆改一改,在州府和中央十八部之间,设立省级机构。

中央朝廷通过管理各个省级机构来间接的管理各个州县。

这种更加严密的上下级体系,才能真正的将大唐的州县给管理起来。”

李宽抛出这么一个提议出来,显然不是拍脑袋决定的。

中央、省、州、县的结构体系,在后世是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的。

不说二十一世纪,哪怕是在明清时期,也已经是这样的结构的了。

顶多就是州的叫法,不同时期有点不同。

“现在已经有‘道’了,把道改为省就能达到目的了吗?

只是简单的改个叫法的话,不可能能够达到目的吧?

除非进一步的赋予各个省的机构更大的权利,让他们有权利直接管辖下面的各个州县。

甚至下面州县的一部分官员的任命权利,也可以下放到省级机构。

但是大唐那么大,就只有十来个道,也就是十几个省份,到时候各个省份的权利会不会太大了?

现在的情况,自然是没有哪个省份敢跳出来作乱,但是以后就很难说了。”

不得不说,武媚娘的见识还是非常不错的。

她倒是不担心各个省份能不能把州县管理起来,只要充分授权,肯定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。

当官的,无非就是谁能决定自己的乌纱帽,他们就听谁的。

如果省级机构的负责人能够有权利决定下面官员的帽子,那么他们自然就会听话。

但是这么一来,各个省级机构的负责人,权利就太大了。

简直就是一个国中之国。

这显然不是李宽希望看到的场景。

“媚娘,你说的没有错,如果只是简单的改革的话,确实是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,为大唐的将来埋下隐患。

不过这一次我抛出这么一个提议出来,自然不是要简单地进行改革,而是要彻底的改变现在中央朝廷治理地方的方法。

这个改变,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。

直接将‘道’改为‘省’,显然是不行的。

大唐那么大,到时候至少需要二十几个省份来管理全国各地。

这样既能让中央朝廷能够切实的将各个省份管理起来,也能让各个省份能够将下面的州县认真的进行管理。

至於你说的省级机构的负责人的权利问题,这确实是需要充分考虑的。

不受监控的权利,不管是在哪个层次上面,都是很危险的。

只有给权利增加一些列的制衡,寻找一个权利平衡点,才能让各个省级机构稳定运行。”

李宽搞这个改革,自然要吸取历史上唐朝末年各个节度使权利太大的问题。

他是不可能让各个省份的负责人变成军政一把手的。

并且大唐的军队,有了皇家军事学院之后,已经很难变成某个人的私人军队了。

军官和后勤补给都掌握在朝廷手中,李宽就不用担心各个省份能够通过军队搞出什么大乱子出来。

至於偶尔一些人脑子进了水,要搞事,那也可以把局面控制在可掌控的范围之内。

“二十几个省份?如果是这样的话,倒确实是可以一定程度的解决我刚才担忧的问题。

每个省份下面治理五到十个州府,每个州府下面再治理五到十个县。

这么一来,对县级机构的管理也可以进一步的深化,让更多的胥吏成为朝廷官员。”

武媚娘今天找李宽聊天,显然不是胡搅蛮缠而来。

她是真的想要解决一些问题的。

“没错!一个县城只有县令是朝廷任命的官员,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能接受的。

那么大一个县城,朝廷如果不管理起来,就会成为世家大族的势力。

一旦天下的局面出现动荡,这些县就会成为动荡的源泉,成为很多野心家的沃土。

按照我的设想,今后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县级衙门的实力,扩大县级衙门的机构体制。

并且在每个乡镇里头,至少任命一名朝廷官员,让朝廷的统治能够真正的下沉到乡镇这个级别。”

李宽的改革,显然不是那么简单。

很多人不见得能够看清楚最终的影响,但是李宽自己是很知道要达到什么程度的。

无他,结合后世的情况进行简化就可以了。

“下沉到乡镇级别?”

武媚娘听了这话之后,愣了一下。

历朝历代,还真是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做到了这一点。

乡镇这个地方,一直都是本地豪族的地盘。

哪怕是县城,朝廷的影响力也是非常薄弱的。

如果真的能够达到让朝廷的治理下沉到乡镇的话,那个意义还真是非常不凡。

从今往后,这个天下就真的是朝廷的天下了。

政令不出长安城的情况,就不大可能发生了。

最关键的是这一招对世家大族的打击,是最大的。

相当於把他们传承的基础都给挖掉了。

要知道。现在各个县衙的官员胥吏,虽然已经有一部分是书院学员,但是主要的还是当地豪族世家子弟。

至於各个乡镇,更是本地豪族自己在治理。

如今要在乡镇里头设立管理机构,哪怕只是任命一个乡长或者镇长,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。

通过乡长或者镇长,来对各个里长、村正进行管理,可以确实的把握各个乡村的情况。

很多藏污纳垢的情况,就立马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。

哪怕是有些人还想要搞小动作,难度也会大很多。

“没错!今后我准备进一步的加大科举取士的力度,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到朝廷。

与此同时,胥吏的招募也可以增加。

在此之前,很多胥吏其实是通过县令的幕僚的形式在为朝廷服务的。

这不利於增强朝廷的影响力。

既然治理一个县城需要那么多的人手,事实上也是存在这些人手,那就给他们正名,让他们堂堂正正的成为朝廷官员。

哪怕只是一个九品的胥吏,至少也是一个朝廷的正式官员,对於大家的吸引力应该是很强的。”

李宽这个提议,让武媚娘听了心情颇为激动。

很显然,原本大家看起来没有什么大意义的改革,背后居然蕴含着那么多的动作。

这要是真的成功了,那么中央朝廷的权威性立马就上来了。

到时候,大唐必然进入到一个新时代。

……

“王兄,针对太子殿下突然抛出来的改道为省的提议,你有什么看法?”

五合居中,卢宣跟王杰单独在一处雅间里头,一边喝着小酒,一边交谈着看法。

“如果是陛下提出这个提议,那么我觉得不见得需要那么特别的去关注,因为最终的变化可能不会很大。

哪怕是有些变化,也是在我们的理解范围之内,我们肯定可以找到相应的对策。

但是太子殿下的话,说实在的,他的心思我猜不透。

这个变化到底只是表面上进行了一些调整,还是会深层次的影响大唐的官僚体制,我就完全推测不出来了。

但是从过往的情况来看,太子殿下做事情,总是会找到一些其他人没有发现的切入点。

我担心这一次也会是这样的。”

王杰跟李宽也不是第一天打交道的了。

这么多年来,太原王氏也没有少在李宽手中吃过亏。

虽然从财力上来说,太原王氏整体还是在增加之中的。

但是对於整个大唐的影响力来说,其实却是在下降的。

这应该也是许多世家大族都在面临的一个窘境。

“我也比较担心!这次改革,我听说是要让各个省份有实际的管理权限。

那么各省的官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,他们是真正的封疆大吏。

按照太子殿下的习惯,这些官员肯定都是会任命他信任的人。

这里面,不会有太多的勳贵世家子弟。

以前的时候,各个州虽然也在朝廷任命的刺史的管理之中。

但是州府内的很多事情,朝廷其实管理到的不多。

只要刺史能够按时的缴纳赋税,确保每年的赋税收入和人口是增加的。

朝廷往往不会有特别多的管辖了。

但是今后很可能就不一样了。

尚书省要面对整个大唐那么多的州县,肯定是管理不过来的。

但是如果只需要面对十几二十个省份的话,那么肯定就可以把每个省份给管理起来了。

接下来各个省份的官员再把各个州府给管理起来。

因为州府上面面临的管理任务变多了,各个省份的省府肯定也比长安城近,官员们承受的压力肯定会比现在大。

那么他们配合推进朝廷的一些事情的积极性,,肯定就会比现在的要高。

这么一来,就相当於朝廷对於各个州县的管辖权利,变大了。”

卢宣这样的世家子弟,眼光都是不会差的。

特别是在看政治事件上面,他们的政治嗅觉,往往比一般人要敏锐很多。

要不然世家大族也不可能绵延几百年而不倒。

“这么多年来,不管是陛下还是太子殿下,他们打压世家大族的心思是从来都没有放下过的。

现在太子殿下监国,今后这样的打压只会更加强烈,不可能变弱。

这个改道为省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其实也是对世家大族的打压。

只不过这个手法做的非常隐晦,一般人想不到这一点,也不会去往这方面想。

但是他带来的结果却是世家大族对州县的影响力的下降。”

五姓七望,每个家族都至少在当地的州府之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。
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个州实际上就是在这些大世家的控制之中,或者是联合控制之中。

太原王氏可能因为太原是李唐起家的地方,在当地还做不到一手遮天。

但是像是清河崔氏和范阳卢氏,他们在当地那就真的是土皇帝啊。

家族族长说的话,绝对比李世民要管用。

享受了这么多年好处的他们,自然是不希望丢失这样的好处。

“打压大的世家,扶持各路作坊主和商家,以及推动各地农户积极的种植新式植物,承包更多的土地,让这些普通农户变成小地主。

让小地主变成中型地主,让大唐各处都有更多支持他的声音。

这应该是李宽最想要做的事情。

这一次的改革,虽然看起来跟这些事情没有关系,但是其实本质上还是李宽想要加强对天下的控制。

让整个天下都听从中央朝廷的指示,将各地的许多权利给收了回去。”

卢宣很是担忧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。

尝试过权利滋味的人,那是很难舍弃手中的权利的。

不管是卢家还是王家,都是一样的。

“原本我们王氏嫡女成为了太子妃,我还以为将来朝廷打压世家的动力应该没有那么强了。

没想到九皇子自己把一手好牌打烂了。

现在换上李宽这个最难搞的人在位,以后我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。”

王杰叹了口气。

五姓七望之中,太原王氏这两年应该是最受伤的。

好好的外戚,现在做不成了。

“如今之计,就是要搞清楚这个改革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。

最好就是形式上的把道该成了省,各方面都不要做太大的改动。

这样的话,李宽有了台阶下,我们也不用硬扛着在那里作对。

听说太子殿下身边的那个王玄武,掌握了一支堪比百骑司的情报力量。

我也不想他们整天都盯着我们啊。”

卢宣也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。

范阳卢氏因为卢照邻以及房玄龄夫人的原因,跟太子党的关系其实还算过得去。

虽然早年也因为范阳麻布铺子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,但是现在大家都去售卖棉布了,这个事情慢慢的就放下了。

“嗯,尽量往这个方面去鼓动吧。

我们最好也联合一些大臣,让朝廷意识到这么改革,对朝廷其实没有好处。

要不然硬的在那里反对的话,效果是很差的。”

王杰也找不到什么更好的理由。

太原王氏不傻,自然不会主动的跳出来当出头鸟。

李宽成为监国太子以来,三把火刚刚烧起来。

要是这个时候太原王氏首先跳出来,那就被当成“鸡”给杀了。

……

“使臣,这个太子殿下也太能折腾了吧?

唐女王殿下安排人组建新罗邮局的信件才送出去没几天呢。

现在又冒出来一个改道为省的提议,这一个接一个的动作,让人应接不暇啊。”

新罗使臣府邸里头,金大棒很是郁闷的站在金胜强面前吐槽。

这个事情显然是一件大事,并且影响可能很是深远。

虽然具体的方案没有那么快的确定下来,但是要让省成为大唐主要的统计架构,这个方向已经透露出来了。

“道这个机构,在前隋本身就是没有的,大唐加了这个体制之后,并没有起到特别明显的作用。

现在太子殿下想要改变这个格局,估计也没有那么简单。

如果真的要按照现在传闻的那个方案去推进的话,那么大唐各地的官员数量估计要直接翻一番了。

以前各个道,其实是没有什么官员和胥吏的。

但是如果要把道作为承接朝廷和州县的机构的话,那么朝廷十八部都需要在各个道里面设立相应的下属机构。

然后在各个县里头,很可能也会有相应的机构。

这么多的机构就意味着大量的官员有了新的机会,从这个角度出发,这个提议有可能也会有许多人支持的。”

金胜强的这个观点,显然也是颇为新颖。

对於许多背景不强的人官员来说,他们自然是很欢迎这样的改革的。

因为越是改革,机会就越多,他们才能有机会升官。

不过对於掌控了当地权势的勳贵世家来说,态度就完全不同了。

“是啊,但是如果我们新罗王国也学习这一招的话,情况就比较尴尬了。

我们本身的国土面积,连关内道都不如。

总不可能也把它们分成十来个省份,然后再进一步的分成州和县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