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1章 秦卒归乡(2 / 2)

雄秦崛起 刀笔之吏 1264 字 24天前

大秦裁剪的军队士卒也是在就近安置在这些村邑的周围,就好比今日上林苑和淯阳的交界处,乃是淯水河道和大秦直道的交互之地,中央这一片数里之地,也是因为建造了一座驿站,短短一两年之内,便是已经集结了数百户的人家,若然成了一个小型的城邑,而且还是在不断的增长之中。

这驿站与韩悝原先预想的并不同,原先韩悝以为一座驿站只需要一什伍人马便是足以,但是如今看来,一座较为完善的一战,起码得需要三什伍之上。

这乃是因为大秦如今的驿站并非是简单的传递信件,就比如,大秦驿站便是有着一什伍人马专门是和如今的东宫商署交接,乃是将各地铸造坊打造出来的各式农具,陇东郡运来的食盐,江夏运来的各种当地特产,皆是列在这驿站之内,琳琅满目,乃是和当地的百姓交易。

招待往来的官方信使,以及寄居的商贾旅人,也是在大秦驿站之内,不过只是大秦驿站负责的主营业务之一,驿站周围也是设置了粮仓,聚集粮草。

如今,也是随着大秦官方朝堂之上传递过来的诏令,驿站的长吏和乡间三老,亦是接到了一份让其颇为难为接受的消息,乃是朝廷下令,将在驿站周围修建公塾,供乡间子弟认字读书所用。

乡中有名望者皆是认为这乡间子弟乃是乡间小氏族的子弟,谁知晓到了最后,也是让他们犯了傻,原来这乡间子弟乃是包括乡间所有的十岁以上的稚子,包括那些乡间名望者往昔视为泥腿子的贱民之子。

这也是让驿站长吏和乡间三老,心中泛起来了嘀咕,泥腿子不都是应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么,怎么还会让他们读书识字。

但是看着驿站长吏一头雾水,乡间名望者也是无可奈何,先前便是听过这般风声,因为大秦的战事连连,并未推行开来,但是如今一副大张旗鼓的模样,尤其是明令要求各地的驿站拨出来一部分钱粮,修建公塾的时候,众人便是已经明白了,朝廷推行公塾,已经是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。

乡间先贤本想着借着自己的名望,压下拨出的钱款,最后再以公塾建筑不够,阻止那些泥腿子子弟入学,却是没有想到,大秦史上最为浩大的裁军已经是开始了。

大秦军队几乎是三分之二的士卒都是被裁撤回乡,至于隶民,则是尽数遣散各自的城邑之中,或是凭借战功擢升为秦民,或是继续作为隶人。

这些曾经为大秦的征战沙场的士卒,多是来自平民家户,也就是乡邑老氏族曾经看上去的泥腿子,谁能够料到,原本以为死在战场之上的泥腿子,此时此刻摇身一变,凭借着战场立下的战功富贵还乡。

这些士卒因为在乡间经历了同生共死的袍泽之情,一般临近乡邑的袍泽都是有联系的,因为乃是秦军士卒回乡,也是有了底气,彼此之间也是有了照应。

淯阳一乡邑之内,有着老氏族欺压着一名秦卒之家数年之久,这名秦卒回到了家乡,手持三尺横剑,直接是冲进来老氏族的宗族祠堂,这老氏族数十号男丁却是无一人敢阻拦,任其报复之后,却也只是夹紧了尾巴,想要另找时机报复。

谁知晓次日,这名秦卒的数十名袍泽皆是前来助阵,将这名老氏族全族上下百余口尽是拿下扭送官府,以欺辱秦卒之户问罪,据说还是惊动了宛城方面,最后这名老氏族也是落得了举族流放陇地的下场。

这件事也是令人唏嘘不已。

随着大秦这些士卒的回乡,亦是让众多往昔在乡邑之中一手遮天的老氏族知晓,这些曾经是在大秦旌旗之下浴血奋战的秦卒,已经是成了大秦乡野之间新兴崛起的新势力,一名最为普通的秦卒,因为其身边的袍泽以及身后隐现的大秦旌旗……

这些曾经是在乡邑之间呼风唤雨的老氏族亦是知晓……大秦的乡邑是要变天了!